冲!向地球深部进军
日期:05-30 来源:未知【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深地探测科研工作者】
漠河,中国最北端,滂沱大雨敲击地面,仿佛雄壮的鼓点。
原野上,一群深地探测研究者背着仪器,冒着大雨,排成“一”字队,沿着天然气分布带行进。他们正去往下一个点位测量数据、收集信息,目标是摸清那里地下天然气储量和成因。
“同学们,鼓起士气!”领头人大喊,“日落西山红霞飞,一、二、唱!”洪亮的歌声响彻原野。
18年前的这一幕,深深印刻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韩江涛的脑海里。那时,他还是一名初入深地探测领域的研究生。
类似的场景,是探索地球深部奥秘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记忆。在他们的青春里,长途跋涉的场景重复了无数次。有时沿着矿藏的分布线攀登,有时追着地震的坐标奔跑,地球深处的脉动,总能让他们振奋。
“对探寻地球深部奥秘的执着,不会变,也变不了。”他们告诉记者,他们的心早已藏入地心,早已和地球深处的一切紧密相连。
无畏的人
4月,温暖湿润的东南风还没有吹到中国东北。韩江涛带队在吉林延吉调查地热资源时,车轮两旁的冰雪还没融化。
突然车辆偏离小路,一头栽进了河沟。冰冷刺骨的雪水涌进车内,师生们双腿浸泡在水中。好在河沟不深,一部分坚冰撑住了汽车的重量,车辆才没有继续下沉。
“只剩两公里了,你们原地休息吧。”大家爬出侧翻的车辆后,韩江涛对学生说。
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回答,抱起仪器,背上脚架,向测量点位走去。
这一幕,让韩江涛再次回想起18年前的荒原高歌。身体疲惫时,导师领唱一首《打靶归来》,大家重新振奋。如今野外考察路上的一段“插曲”,让师生们的信念凝聚得更紧,他们的目标更加坚定——到山顶去,到测量点去。
现实中大大小小的险情,并不能阻挡这些深地探测者们探索地球深处奥秘的脚步。中南大学教授任政勇也认同这一点,他说:“干我们这行,谁还没遇到过点儿危险。”
“最危险的……是掉进悬崖吧?”任政勇一边缓缓说出这个问句,一边端起茶杯。
云南怒江流域矿藏资源丰富。这里山高谷深,山川相间,地图上直线距离看起来很短的路程,实际上往往隔着数座高山。只能翻山越岭。
2006年,任政勇和团队在此考察铜矿的地下分布情况。山太陡了,爬了两个小时,大家已经疲惫不堪。任政勇脚下一滑,跌下山崖。
在那几乎垂直于地面的崖壁上,滚落几圈后的任政勇,奋力抓起身边的一个东西,才刹停自己加速跌进怒江的身躯。
“我镇定下来才发现,我抓的是一株矮树。”讲到这里,任政勇摊开左手,露出淡淡的疤痕——这株救命的树,树干呈尖刺形,当时把他的手扎穿了。
忍痛,爬回山崖,包扎,继续赶路。
过了一个秋天,任政勇手部被扎穿的部位逐渐结疤。朋友说,这是“一枚勋章”。他却说:“这,什么都不是。”在他眼里,遇险不是科研路上的必经关卡,疤痕不是记录苦劳的“勋章”,朝着目的地前进,快些与地球深部开展对话,才是他心中唯一的要紧事。
好奇的心
两股泉水相距仅4米,一股的水温近70摄氏度,一股的水温只有十几摄氏度。2019年,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张代磊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县考察地热资源分布时,发现了这处“冷热双泉”。
那年,他刚刚开始地热资源的研究,这两股泉水就把他的心拴住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他带着采集的水样和心中的好奇回到了实验室。经过计算、模拟、分析,张代磊推断,这股热泉从地下2000米左右深处被加热升温,经过断裂导通,循环到地表;冷泉的来源则是山间的大气降水,渗透到地下几十米的深度,受地质作用上涌至地表。
简单的实验,让当时初入行业的张代磊十分振奋:两股小小的泉水背后,竟然是几十米和几千米的区别,那广布我国的地热能源究竟还有多少神奇又伟大的奥秘等待揭开?神秘未知的地下世界究竟埋藏着多少宝藏?
一样对这些问题好奇的,还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总地质师杨志明,他说:“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好奇心加入深地探测的行列,也因为好奇心在这个行业里坚持。”
2009年,刚刚博士毕业的杨志明在内蒙古做野外调查时,发现一处金矿的特征与众不同。经过分析,这里的金矿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的成矿类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研究这处金矿的形成过程。这一好奇,就是7年。
于是,外人看来似乎枯燥的科研生活不再漫长,即使一次研究就持续7年之久。
“可以不断发现和了解新问题啊!”这位“理工人”的回答总是简明扼要,记者能从他的言语中理解他的坚持——如果说,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就像修建一座跨河大桥,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像往前铺了一块砖石,连砖成桥便能到达彼岸;那么,好奇心就是杨志明“架桥铺路的砖石”。
在旁人看来,潜心研究的日子有时漫漫无期、望不到头,很多工作是相似的、重复的。但在杨志明的世界里,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未知的,充满了各种可能。
7年后,他厘定了一种新型金矿——岩浆型金矿。这改变了学界对金矿只能通过流体迁移富集的认识。
地球的朋友
2021年,张代磊在青海省贵德县调查当地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往常一样,他们正在对某测量点位打孔测温。就在钻机下钻到地表14米左右时,坚硬的土层拦住了钻头,无法继续向下。张代磊本想取出钻机,重新打钻。土地却想“留住”这位地面的来客,钻机被卡住,动弹不得。
“折腾了一下午,我们从附近乡镇借来了装载机才把钻机取出,重新打孔。”张代磊回忆。谁承想,当晚一阵山间大雨冲下的泥沙,把前一日重新钻好的深孔填埋得严严实实。
“当时心情崩溃了吧?”记者不禁发问。
“第一次听我讲这个故事的人都这么问。”张代磊回答,“不会崩溃的。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打孔、测量、取样,说白了就是要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这就像你试图了解你的朋友,他和你开个玩笑,又有什么关系呢?”
多少年来,深地探测科研工作者,把地球当作伙伴、亲人对待。
从事深地探测越久,杨志明越深感地球之于人类的意义。他入行的第一次野外调查,是到青藏高原调研矿藏分布。白天探测,晚上思索。这位年轻的深地探测者,喜欢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仰望似乎近在咫尺的繁星,头枕博大厚实的青藏高原,在世界第三极思考这件事,“再应景不过”。杨志明感叹:“地球就像人类的朋友,自人类诞生之始她就无比慷慨,人类未来的发展还要依靠这位朋友。我们想要了解地球深部的奥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
几乎所有的深地探测研究者都会被问道:“在野外,孤独吗?”每年有半年多的时间远离城市,远离亲朋,这是深地探测者的工作常态。
任政勇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十年前他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勘探铜矿时,直直闯入大草原的情景。置身茫茫草原,远望天地无垠,确实容易生出孤独感。
“地球又何尝不是呢?她是宇宙中一颗孤独的行星。”任政勇说,“可如今,我们彼此为伴,我们又怎会孤独?”
上一篇:近现代大师书画,为何不准出境
下一篇:文旅“出圈”关键在内容创新
联系我们:侦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