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南小吃到全国化 “出圈”的青团为啥这么火?
日期:04-09 来源:未知青团作为江南人家在清明节食用的一道传统点心,近年来也被带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
新潮口味、跨界联名、青团主题饮品……传统青团如今已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吃法和口味,电商平台、老字号、茶饮品牌纷纷入局,玩出新花样,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从围炉煮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借助时令、季节、习俗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创新商品出现,引领着新消费。有专家认为,青团的“出圈”,属于季节性促销,“现在商家能够更好地借助时令和季节做促销,一方面在于传播成本更低、更快,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创新更容易,供应链也越来越成熟,能够支撑商家进行产品创新。”
青团“出圈”:
口味新潮多样
还有饮品推相关主题
清明节南方地区习惯吃青团。青团一般由糯米粉与青汁等混合制成外皮,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米粉制品。
今年,属于青团的促销之战早已打响。作为江南人家民间小食,各色各样的青团走进成都大大小小的商场和超市,除了陈列的各类传统口味青团外,还能看到诸如芝士芋泥、马兰头香干、小炒黄牛肉、牛油果、巧克力等新口味的青团。
老字号沈大成、广州酒家、知味观等也都推出盒装青团,包含豆沙、蛋黄肉松、桂花豆沙、黑芝麻等多种口味。
另外,生鲜平台也纷纷推出青团。比如叮咚买菜推出了槐花味豆沙青团、腌笃鲜青团、青梅青团、榴莲千层青团等。相关网页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青团之一是豆沙青团,上万名网友评价。而在盒马鲜生,既有盒马工坊的4只装传统豆沙青团、桂花豆沙青团,也有红豆、黑芝麻等盒装青团。
很多品牌之间还推出跨界联名产品,比如盒马鲜生和米线品牌满小饱推出联名青团——肥汁米线青团。盒马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了三眼仔紫米芋泥青团,老字号杏花楼则与阿华田联名推出了两款青团。
除了糕点外,饮品圈也刮起一阵青团风,创新推出青团主题饮品:喜茶上架了一抹青团,奈雪的茶推出龙井青团宝藏茶,古茗推出了龙井香青团等。
成都市场:
每斤售价25元
有面包店一天可卖上百个
在成都,也有市民自己动手制作青团。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当天,在成都工作的江西鹰潭人张先生和老婆一起,自己制作青团。此前,在张先生的江西老家,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今年是张先生一家来成都的第十年。他表示,这两年有时间了,所以会在清明节前后做青团。
用当季的野生青草榨成汁,加上糯米粉、面粉,里面再包上萝卜丝、腌菜、笋干等馅料,蒸上一阵就可以了。张先生把大部分青团都送给了周围的朋友,“让他们也尝尝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
邻居黄女士也吃到了张先生一家送的青团,忍不住发朋友圈表示感谢,“看这胖嘟嘟的青团是不是很诱惑?”黄女士透露,这两年的清明节,都会收到张先生夫妇送的青团,“他们会做很多口味,麻辣、五香、白味、腊肉等,味道都很好。”
除了自制外,也有成都市民在店铺里购买青团。4月6日,下班的林小姐看到街边面包店有青团卖,就顺便买了四个,“吃起来口感又糯又软,有浓浓的艾草香味。”
这家面包店开在红星路二段,老板饶女士透露,今年是第一次尝试自制青团来售卖,“销量还可以,像清明节前可以卖四大盘。清明后也可以一天卖一两盘,算下来有上百个。”据介绍,饶老板售卖的青团由艾草制成,包括芝麻、豆沙、蛋黄三种口味,每斤25元。
记者还了解到,在4月份,元祖蛋糕新鸿路店还将青团推到周边的写字楼售卖。店员透露,售卖的青团包括蛋黄肉松、奇亚籽芝麻、芋泥波波、花生等口味。
专家分析:
契合限量限时的销售模式
从数据上看,今年的青团收获了众多粉丝。据媒体报道,3月初,叮咚买菜一天售出13000多份青团,盒马青团上市半月左右,销量超去年同期的7倍。记者搜索发现,青团搜索量在本周上升13%,登上了淘宝热搜,有店铺月销量达7万件。
从百度指数上看,2016年,青团开始火起来,随后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迎来销售高峰。今年的高峰是在4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从百度指数的人群画像来看,购买人群来自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女性比男性更青睐青团,20-39岁的年轻群体对其最感兴趣。
在过去,青团是江南一带清明节食用的糕点,而在今年,青团不仅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陆续上线,产品线路也早就铺满全国。
记者发现,借助时令、季节、习俗的“东风”,越来越多的相关商品出现。青团也是如此,通过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想要引领顾客消费。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青团的“出圈”,在行业内属于时令性很强的促销方式,正好契合了限量限时的销售模式。“这种属于季节性促销,存在时间很久了。现在商家能够更好地借助时令和季节做促销,一方面在于传播成本更低、更快,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创新更容易,供应链越来越成熟,能够支撑商家进行产品创新。”
庄帅表示,“最后是电商平台在存量市场竞争的精细化运营过程中,加强了和商家的紧密合作,不仅是在营销领域,而且在产品研发层面也会提供用户行为数据的支持。”
庄帅认为,围炉煮茶、金柿子、“秋天第一杯奶茶”都是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
上一篇:“守碑人”“戍边人”接续传承
下一篇:身着制服冒充消防员,男子竟让网吧给自己充值
联系我们:侦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