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海鸥塞进罐子,父母不该纵容“熊孩子”
日期:02-02 来源:未知近日,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边,一起孩子抓海鸥事件,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从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到,一男子带着孩子在抓海鸥,抓到后将海鸥塞进罐子。另有一女子让孩子抓翅膀,游客制止后男孩才放了海鸥。对此,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埂大坝以及海港公园里面都设置了友情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抓鸥,还有一个专门的护鸥中队。
此事之所以引发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近来各地游客增多,伤害动物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身边成年人责任的缺失。
从前几日的袭击孔雀,到近日的抓海鸥事件,可以看到这些孩子身边的成年人要么选择隐身,要么承担了一个误导的角色。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成年人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是帮助孩子“作恶”。
以男孩抓海鸥一事为例,孩子可能年龄尚小,不懂得海鸥只能用来观赏,并且需要善待。但陪伴孩子的成年人,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遵守公序良俗,善待自然生物。
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孩子身边的大人就是他的父母,如果是,那孩子做出此种行为,就是家长的失职。常有人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这样的说法很多时候并不是夸张,部分家长的一再纵容,对于尚未形成独立三观的儿童来说,就是恶意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更重于养。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孩子三观的形成,日常行为的规范,更多则在于家长。在年龄尚幼的儿童面前,父母不单是一个家庭身份,更是孩子的引路人,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面镜子。积极、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以此观之,在一次次引发争议的“熊孩子”事件中,家长角色的缺失乃至错位,都应该引起警惕与重视。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不能一再无视。明事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身作则,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上一篇:企业设立“行孝奖”是用“心”留人好示范
下一篇:打低俗擦边球的“直播卖车”迟早翻车
联系我们:侦邦网